有误下太过,中气损伤,津液内耗而不利者,用生脉建中汤。结胸上部病,本不用承气汤。
同一身黄,脉沉结,小腹硬,而以小便利为蓄血,以小便不利为溺结。若小便不利,猪苓汤。
若痞而见恶寒汗出,则是邪热得寒药凝结,不得发越而恶寒,故以泻心汤寒药中,加附子开导。例如表热食滞,必得表汗外出,表热外解,则食始消。
前方泻心下之热,此方兼肺胃治之。 偏于滋阴,失于凝滞,不若升麻清胃汤轻清凉血,且发且化,又与升麻干葛汤,节次相承之妙也。
大凡外感咳逆,既明何经主病,又当究何气致病,因寒散寒,因风散风,有热清热,有湿利湿,必当去其致病之根。赵氏为《活人书》释疑曰∶《活人书》之可疑者甚多,仲景论亦有可疑者。
阳明病,下血谵语者,此为热入血室。 然胸前凝结,必须散以散之,汤以荡之。